弹丸小国以色列,为什么能取得历次中东战争的胜利?
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历经五次中东战争,小规模冲突及袭击频发。总体而言,以色列获胜次数多且损失较小,而阿拉伯国家则多败且损失惨重。
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,历史较短。相比之下,这些阿拉伯国家在该地区的根基更为深厚。
且阿拉伯国家在人口、面积、资源及军队数量上均超越以色列,亦不乏强国,然而为何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总是败多胜少?
【原因一:阿拉伯国家太不团结了】
阿拉伯国家不团结是以色列战争屡败的主要原因。虽有二十二国、数亿人口,但回顾中东战争史,从未有一次是所有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对抗以色列。
中东北非至少十几个国家若联手并全力一战,本可拖垮以色列,但事实上它们并未倾尽全力。
以色列建国仅三天便陷入战争,当时其人口仅数百万,国家尚处于初步阶段,尚未形成足够的实力和稳定的秩序。
当时,埃及、伊拉克、黎巴嫩、叙利亚及“阿拉伯解放军”和阿拉伯拯救军等多方力量汇聚,总人数也仅达到四万多人。
若阿拉伯国家能决断采取速战速决,趁以色列未稳时合力进攻,本可歼灭敌军。但缺乏团结与统一指挥,加之中途停火,让重创的以色列得以喘息。
第二次中东战争由英法两国与以色列因苏伊士运河争端引发,而阿拉伯国家中,仅埃及参与了这场战争。
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埃及、叙利亚及约旦三国联合对抗以色列的冲突。
第四次中东战争由叙利亚和埃及发起,旨在收复被以色列侵占的戈兰高地及西奈半岛。
第五次中东战争由以色列驻英大使遭巴勒斯坦武装暗杀触发,随后以色列大军进攻黎巴嫩境内的叙利亚军队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。
五次中东战争中,阿拉伯国家中仅有两三个国家是主要参战方,其余国家则提供了一定资金和少量军队作为支援。
中东与北非石油资源丰富,阿拉伯国家资金充裕,且当时局势稳定,利比亚、埃及等国军队强盛,若齐心协力,击败以色列并非难事。
阿拉伯国家因缺乏团结与积极作战,五次中东战争中三次被迫应战,仅在第一次和第四次战争中采取主动,本应有的攻势地位大打折扣。
【原因二:以色列人太会宣传了】
在现代国家竞争中,舆论战至关重要,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战场上拥有更多的飞机、坦克和导弹。
美国倾向于舆论造势,攻击他国前常将对手刻画为独裁者,加以妖魔化,以此作为行动的前奏。
因此,即便美国发起侵略,且被推翻者曾受其扶持,仍有许多人会为美国辩解,无人指责其双重标准。
以色列同样擅长宣传,众人皆知犹太人是二战受害者,却鲜少提及以色列在冲突中致众多阿拉伯国家平民死亡的事件。
2022年5月,女记者希琳遭以色列军人枪杀,尽管军人已知其身份且现场无遮挡,使用半自动狙击步枪直击其头部,种种迹象显示,此非误击。
诸多无辜受害事件频发,伊拉克、利比亚、叙利亚等国国力已大不如前,但以色列仍持续进攻,侵占土地,制造难民。这些事却鲜遭谴责,甚至许多人毫不知情,此乃舆论战之果。
多年来,不少人一直赞誉犹太人的智慧,称以色列人天资聪颖,但这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观点。
事实上,众多民族皆英才济济,但若刻意凸显某一民族的名流,便易让人误以为该民族尤为卓越。
就如同有人在国外仅拍摄美好角落,在国内却专挑脏乱之处,将两者对比,易使人产生外国无比美好的错误印象。
2021年4月30日,以色列一宗教活动中发生踩踏事故,导致38人死亡,65人受伤。
2021年1月31日,一名犹太教拉比因疫情逝世,引发以色列数千民众不顾疫情未散,走上街头参加其葬礼。
以色列虽在亚洲人口排名不前,但疫情时感染数字却未落后。这难道是因为那里居住着智慧超群、年平均阅读量远超中国的犹太人?
经年累月的宣传,以色列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,并持续以受害者身份被大众认知。
阿拉伯国家在此方面显然不及以色列,大众对它们的认知仅限于产油及传统服饰,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。
古巴比伦与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在阿拉伯国家,然而这些引人注目的事实,却有超过半数的人并不了解。
缺乏宣传能力,阿拉伯人即便屡遭挫折,也难以赢得外界的支持。
【原因三:西方的支持】
阿拉伯国家拥有大量资本,掌控石油、天然气及苏伊士运河等资源,且位于亚非欧交汇点,影响地中海航道,故具备与西方抗衡的雄厚实力。
阿拉伯国家与西方的关系颇为微妙,美国与沙特等国虽名义上为盟友,但实际上彼此间显得相当疏远。
西方国家多为小国,资源匮乏而需求大,易受阿拉伯国家影响。然而,西方无法逐个以武力应对阿拉伯国家,因战乱会进一步推高油价。
故而,西方视以色列为其在中东地区的一枚重要棋子,用以平衡并削弱中东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力量对比。
阿拉伯国家与苏联关系良好,卡扎菲执政后驱逐美国,亲近苏联。叙利亚、伊拉克等国军队装备了大量苏制武器。
因此,以色列成为西方与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中东竞争的焦点。加之美国国内数百万犹太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,这股力量不容忽视。
西方因多种因素持续支持以色列,因此,阿拉伯国家的失利,与其说是败给了以色列,不如说是败给了在背后支持的西方。
【原因四:阿拉伯的军事实力太弱】
在中东战争中,以色列军队伤亡远低于阿拉伯国家,如第三次战争中,阿拉伯国家伤亡60000人,而以色列仅5000余人。这归咎于阿拉伯国家战斗力不足,而具体原因则各不相同。
阿拉伯国家军工业普遍薄弱,依赖购买装备。相比之下,以色列有铁穹防御系统、梅卡瓦坦克等知名军备,而阿拉伯国家的军工业代表作则鲜为人知。
非自研武器难以确保先进性,依赖进口则受制于人,维修、保障及使用水平均难以提升至理想状态。
此外,军人的条件亦存在不足。
阿拉伯国家军队中,伊拉克、叙利亚、埃及等曾表现出战斗力,而沙特则相形见绌。沙特虽斥巨资购全球武器,但人员素质与武器水平极不相称,丢弃的武器造价高昂。
美军被戏称为少爷兵,依赖全面支援方能作战;沙军老爷兵虽装备精良,却不善战,贵族子弟与王室成员欠缺军人应有的坚韧意志。
阿拉伯国家在软硬实力上均不及以色列,且多年来未着力发展,因此导致了其在冲突中屡战屡败的局面。
只要他们有意,利用其作为世界重要石油输出国的地位及强大财力,诸多事物皆有可能得以改变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